AI 浪潮給我的低潮

原本努力了一個半月的新產品眼看就要正式釋出了,但在請了幾位客戶幫忙測試後,毅然決然暫停開發,主因是新產品有一些致命且短期無法解決的問題,再加上收入模式不明確,繼續開發下去會把自己推入險境中。

反而是請客戶試用的過程中,收到不少新功能的建議,考量到要顧好既有客戶以及營收狀況,還是決定先以既有產品的擴充功能為主,把營收站穩後再來另開戰場。

工作佔比

五月份總工作時數為 66.98 小時,比四月增加了 1.34 小時。各類工作佔比如下:

  • 行銷:14%
  • 產品更新:38%
  • 產品研發:48%

這個月從下半月開始,全面採用 Vibe Coding 模式開發,在離開電腦前下好指令,回來後再驗收成果,一開始覺得很爽快,有一種人不在電腦前還是有進度的錯覺,尤其是在寫新外掛的雛形時很快就能獲得一些成果。

但如果寫流程比較多的功能,在驗收時就會開始感受到混亂,像是引用錯參考資料或是沒有遵循設計模式,一個檔案超過 500 行是家常便飯,事後反而要花時間在釐清甚至重新整理它的寫法,這部分我覺得應該可以透過提示詞來慢慢跟它磨合,就像以前跟朋友一起合作開發一樣,需要把相關的事項溝通清楚。

行銷

內容行銷

本月共寄出三封電子報,開信率平均 48%。訂閱數未變動。接下來想把時間多分配在服務既有客戶,因此會減少電子報的產出,轉向產品的教學內容,像是新功能的介紹以及實際應用案例,把火力集中在推廣產品上。

網站整體流量較上月下滑 26.1%,產品銷售頁的流量下滑 71.3%,這有點不太妙,以 LINE Notify 停用為切入點的熱潮已過,進站關鍵字「line notify 替代」在五月份僅有 31 次瀏覽,直接影響了造訪量。

這部分預計要修改銷售頁的文案,可能從推播成本的角度切入,像是該如何透過更精準的條件設定來進行訂單推播,或是改用網頁推播來取代管理員通知。

Youtube 頻道

頻道荒廢了一個月,每次覺得該錄影片的時候就很逃避,寧願把時間花在開發也不想做很陌生的拍片作業,探究原因可能是短期看不到成效、覺得寫腳本很麻煩、不喜歡自己在影片中的聲音,總之有一堆逃避的理由,還不知道該如何克服這個難關。

社群經營

Threads 追蹤者增加 8 位(107)https://www.threads.com/@m615926

發現很多 FB 好友也加入好友,越來越懷疑 Threads 同時跟 FB 經營的必要性,思考開始區分不同的內容。但這個月覺得花太多時間在社群了,導致心很浮,因此這陣子先決定花少一點時間在上面,同時也把 LINE 社群都先暫時退出,等思考好社群的使用守則再來重新加入。

LINE 官方帳號好友增加 3 位 (161)https://page.line.me/vrf7844t?oat_content=url&openQrModal=true

這陣子請客戶試用新產品都是在 LINE 官方帳號上面聊,也第一次使用了群發宣傳產品的新功能,得到不少的回饋,看來要付費解鎖是遲早的事了。

銷售概況

如上所述,銷售頁大幅下滑,電商數據也連帶受到影響:

產品更新

重回到主力商品的更新後,靠著 AI 的寫程式協助,僅花了半個月的時間就完成讓我以前非常頭大的功能:規則群組篩選

站長現在可以針對五種條件來進行推播訂單的篩選,包含付款方式、運送方式、訂單金額、商品類別以及商品名稱,另外也可以設定更複雜的條件,像是 AB 條件成立或是 CD 條件成立時推播,更多應用情境可以參考這邊:https://oberonlai.blog/docs/ordernotify-for-woocommerce/tutorial/group-rule-filter/

本月營收小跌 12%,算是還可以接受的業績,但值得觀察的是有兩筆月繳訂閱取消扣款,一筆終生的訂單七天試用後沒有付款,詢問退訂原因也沒有獲得回應,結合上面的瀏覽數字可以預感下個月業績應該不會太好:

產品研發

下一階段正著手把外掛的內購功能建立起來,可以直接在後台購買、安裝、啟用擴充功能,目前正在處理的是支援 WooCommerce 訂閱外掛推播,接下來還會開發更多擴充功能來與第三方外掛進行相容。

希望接下來可以透過這些擴充功能來穩定營收,把既有的客戶服務好,同時也能夠成為銷售新客戶時的誘因。

自我照顧

睡眠

平均睡眠時間增加 23 分鐘 ( 7h 36m ),有兩週嘗試每天根據睡眠狀況睡到自然醒,但發現到前一天睡太多,當晚就會很難入眠,導致今天睡得多明天卻變少的狀況,所以還是設一個固定起床的時間比較不會影響到每天的睡眠。

運動

開始在沒有上健身房的日子也在家裡做一些核心運動,天氣好的話就跟老婆去散步做超慢跑,盡量維持每天都有運動來增加熱量的消耗:

資金水位

8 個月

六月目標

  • OrderNotify 擴充功能機制上線
  • WooCommerce Subscriptions 擴充功能上線
  • AutomateWoo 擴充功能上線
  • Fluent Booking 擴充功能上線

這個月歷經了一陣低潮,起因是看到社群上越來越多不會寫程式的朋友,開始運用 AI 打造自己的產品,一開始看到時很懷疑,想說透過這樣的方式寫出來的東西一定不可靠,但隨著 AI 模型越來越強大,產品的完成度越來越高。

另一方面,自己也開始全面採用 Vibe Coding 進行開發,著實感受到它的威力,跟用 LLM 協作寫程式不同,我可以完全放著讓它自行處理,由於它會推理,再加上還會自己寫測試,所有的功能寫好後它還會建立測試訂單或是自行操縱瀏覽器來驗收成果。

一方面看不起 Vibe Coding 的產品一方面自己又在那邊爽爽用,這讓我感到相當矛盾,覺得自己花了這麼多年時間建立起來的程式專業就這樣被取代了,朋友有程式問題再也不會問我,我也到處跟別人說我改行當測試員。

跟老婆深談後才發現原來這就是身份認同危機,我的工程師身份在這波 AI 浪潮中即將被消滅了,如果我再繼續請 AI 寫程式而不是自己寫的話,我的人格中屬於工程師的那一塊就再也不復存在。

對於即將消逝的人格會感到悲傷、迷惘,也有可能會厭世、逃避這一切,回顧我的職涯發展我一直處於一種格格不入的狀態,念英文系亂入旁聽設計系課程、在書店上班兼職做平面設計案、在金融業從事雜誌排版設計、在教育訓練部門從事網站設計…

如同浮萍的我最後在 WordPress 開發上找到自己的落腳處以及市場定位,但這落腳處也開始不穩了,已經靠 AI 弄了多個 SaaS 產品的朋友問我說還要繼續留在 WordPress 開發?雖然嘴上說客戶都在這邊不能不管,但說內心沒有一絲動搖是騙人的。

深究自己的內心,不停的反問自己,我是不是害怕改變嗎?我應該繼續堅持下去嗎?還是該跟風靠 AI 去弄很多產品來測試不同的市場?當創業者不再需要工程師就能開發出驗證市場的產品時,那我的存在價值在哪裡?

然後某天晚上突然冒出一個想法:原來這就是從第一線工程師轉換成資深工程師的概念,我必須要指導 AI 寫出更可靠的程式碼,靠的就是我多年的經驗,更要繼續加強系統架構、設計模式等相關知識,讓 AI 能夠更穩定的輸出。

再退一步想,如果我可以從第一線的接案工程師轉換想法變成資深工程師,那我是不是也可以從工程師轉換為創業者?我更該關注的是否為使用者的需求、產品如何銷售、商業模式以及市場的趨勢?而這才是真正跳脫接案思維,轉變成經營者角度來看這一切?

有了這層認知後覺得視野比較廣闊了,看到一個產品不會再拘泥於它到底是不是用 AI 寫的,而是去理解它要解決什麼問題、要幫助哪些人,再進一步研究它的商業模式、定價策略有沒有自己可以學習的地方,這些應該才是能讓自己進步的關鍵。

所以這是目前能讓自己脫離泥沼的想法,說不準哪天又會開始在那邊糾結,希望到了那一天可以想起自己有寫下這些文字,再幫自己一把吧~

目錄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Picture of 賴俊吾 / Oberon Lai
賴俊吾 / Oberon Lai

現為全職 WordPress 工程師,網站開發經歷 11 年,專攻前端工程與 WordPress 佈景主題、外掛客製化開發

訂閱電子報

Hi,我是 Oberon,我會固定在每週五早上發送接案心得以及與 WordPress 相關的電子報,同時也會分享一些實用的開發知識,讓你在 WordPress 的接案路上不孤單!

專注於分享 WordPress 開發、接案技巧、專案管理等自由工作者必備知識與心得

© 2025 想點創意科技有限公司

想點創意科技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90516823
Designed by Hend Design | 隱私權政策

訂閱電子報

Hi,我是 Oberon,我會固定在每週五早上發送接案心得以及與 WordPress 相關的電子報,同時也會分享一些實用的開發知識,讓你在 WordPress 的接案路上不孤單!